美國部分共同基金轉型ETF求生,會否掀起跟風熱?

作者: 萬得資訊 2020-11-25 20:33:35
ETF人氣日益暢旺,美國共同基金生存受到挑戰(zhàn)。

本文來自“萬得資訊”。

ETF人氣日益暢旺,美國共同基金生存受到挑戰(zhàn)。日前兩家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宣布將把旗下部分共同基金轉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開啟先例。業(yè)內人士認為,若此舉獲得成功,可能會引發(fā)一波競爭對手的效仿。

據報道,總部位于德克薩斯州的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DFA)上周表示,打算在2021年將旗下總資產達200億美元的6只共同基金轉為主動管理ETF。該公司還首次推出了一批獨立的ETF,其中兩只已于上周上市。

在此之前,加州小型資產管理公司Guinness Atkinson也表示,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將資產規(guī)模達2100萬美元的2只共同基金轉為ETF,這在業(yè)內尚屬首次。

鮮有人認為這種向增長更快的基金結構轉型的先河開創(chuàng)后會斷流。

晨星全球ETF研究主管Ben Johnson稱,事后回想起來,現在或許是重大趨勢的開端。他表示,將會有更多資產管理公司注意到這一情況,并密切觀察,考慮是否重新調整當前的平臺策略。

Johnson將DFA的舉動形容為“防御性策略”。今年前十個月,DFA擬轉型的6只基金遭遇了24億美元贖回。他還稱,DFA注冊投資顧問的核心客戶偏愛ETF。

花旗集團證券服務部市場和監(jiān)管情報主管Sean Tuffy說,這是“ETF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出規(guī)模化ETF業(yè)務的有效途徑”。

Procure Holdings總裁、ETF行業(yè)資深人士Robert Tull稱,他“很驚訝”其他機構還沒有邁出這一步。他說:“對人們來說,DFA的舉動很不尋常,但我認為這是正確的。若此舉證明有效,可能會有更多人這么做。ETF讓投資者花更少錢得到更好的產品。”

ETF“吞噬”共同基金

盡管美國共同基金行業(yè)的規(guī)模仍遠超ETF,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在用實際行動支持后者。

美國投資公司協(xié)會(ICI)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共同基金行業(yè)的資產規(guī)模為21.3萬億美元,ETF行業(yè)為4.4萬億美元。然而,去年僅32%的美國共同基金錄得資金凈流入。自2014年以來,這一數字每年都位于50%的盈虧平衡點之下。相比之下,74%的ETF發(fā)起人實現基金份額凈增長,延續(xù)過去十年的快速增長勢頭——資產翻了兩番。

據ETF.com,美國ETF的總資產管理規(guī)模在11月上旬突破5萬億美元,打破紀錄。紐約證券交易所ETF主管Doug Yone預計,2021年ETF規(guī)模將再增加1萬億或2萬億美元。

美國監(jiān)管規(guī)定令ETF看起來比共同基金更受歡迎。每當管理者為滿足贖回要求而被迫出售所持股票時,所有股東都要繳納資本利得稅。ETF則因其結構往往不承擔這類稅費。隨著投資者日漸轉向通常更便宜的ETF,贖回的加速可能導致仍留在共同基金的投資者的稅負增加。這形成了具有破壞性的反饋循環(huán)。

與此同時,美國半透明ETF的出現使得這種形式對主動型基金經理更具吸引力,而不僅僅是被動型基金經理。這種ETF無需每天披露其投資組合。

共同基金轉型ETF(后者費用較低)可能導致資產管理公司的利潤減少,但Tull指出,業(yè)者不得不咬牙面對。他稱:“若是無法掌控這一過程,其他人就會出手。如果擔心同類相食,你可以吃掉自家不成熟的基金,否則別人也會行動。選擇在你。ETF正在吞噬共同基金的資產?!?/p>

此外,將現有共同基金轉為ETF,而非簡單地推出一只姊妹基金,這樣做的優(yōu)勢在于既能保持業(yè)績,又能立即擁有吸引大型投資者所需的規(guī)模。根據TrackInsight的數據,DFA將成為美國第12大ETF管理公司,位列高盛、富達和DWS之前。

鑒于稅收待遇上的差異純粹是美國問題,Johnson認為,基金轉型不會在美國境外的任何地方流行起來。但Tuffy不同意這種觀點,在他看來,ETF日漸受歡迎是一種更廣泛的現象。Tuffy稱,一旦少數基金經理取得成功,歐洲基金經理也會予以考慮,或將如法炮制。

(編輯:李國堅)

智通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資訊,請點擊下載智通財經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