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高:中美G20會談發(fā)出積極信號

作者: 廣發(fā)證券 2018-12-05 10:10:40
中美貿易關系的階段性緩和,廣發(fā)預期明年結構性政策優(yōu)于周期性政策、財政政策優(yōu)于貨幣政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廣發(fā)香港”,作者沈明高、陳蔣輝、張曉斌。

中美貿易摩擦暫緩升級,利好中美經濟與股市。美方同意推遲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提高進口關稅稅率,中美有三個月時間達成協議。未來的談判,很難完全終止中美貿易摩擦,但是是緩和兩國貿易緊張關系的一個重要時間窗口。這次會談顯示,雙方有很強的意愿避免貿易摩擦升級,管控貿易摩擦對兩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暫停對現有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更高的關稅,好于市場預期,有助降低明年經濟與市場的不確定性。未來,貿易談判的進展還將取決于一個重要條件,即美方有意愿達成階段性協議,而不是過分強調短期內達成一攬子協議。

未來三個月,中美有達成階段性或局部性協議的可能。從美國方面來看,愿意為貿易摩擦降溫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美國中期選舉之后,特朗普政府再次出臺大規(guī)模減稅等刺激政策的難度大大增加,中美談判的成績可以對沖國內政治壓力。二是中美貿易摩擦已經對美國高科技與汽車等行業(yè)產生負面影響,短期看大批企業(yè)難以從他國找到中間品替代廠商,同時本國新增產能也無法滿足相應的需求。三是如果2019年部分商品關稅提高至25%,將更多地影響美國的消費者,推動難度加大。從中國方面來看,緩解貿易摩擦的意愿也在上升,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統計數據顯示,國內消費、投資增速持續(xù)下行,新的增長動力又難以完全對沖經濟放慢的壓力。二是隨著貿易摩擦升級,企業(yè)“搶出口”對沖貿易摩擦的效應消退,明年出口下行壓力將顯現。三是體現了政策的彈性。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將推高美國經濟滯脹風險。美國的CPI與進口價格指數高度相關,這與美國消費品主要依賴進口有關。2017年,美國貨物進口共計2.4萬億美元,其中四分之一為消費品進口,進口額占國內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12%。重要的是,美國的低成本消費品主要依賴進口。統計資料顯示,在825種美國進口產品中,來自中國的進口額高達3000億美元,比其他所有國家的進口額之和還要多。2015年,美國有83個產品,其來自中國的進口占比超過90%。如果中美貿易摩擦惡化能夠得以緩解,可以降低滯脹風險,也可以減少美聯儲加息的次數。

中美由對抗到對話,有助于加速中國市場開放。未來三個月,我們預期中國政府會采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措施,包括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加速開放金融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推動與“競爭中性”相關的制度建設等,不排除中美同時降低關稅的可能性。中美貿易關系的階段性緩和,也為辦好自己的事爭取到時間和空間,我們預期明年結構性政策優(yōu)于周期性政策、財政政策優(yōu)于貨幣政策。

智通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資訊,請點擊下載智通財經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