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點評:“分裂”國會出爐,財政擴張受限

作者: 姜超 2018-11-08 06:50:39
美國總統(tǒng)在外交、外貿方面具有較大自主權,因此中期選舉結果對外交和貿易政策不會產(chǎn)生實質性影響。

本文來自姜超宏觀債券研究,作者為姜超、李金柳、宋瀟,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jīng)觀點。

摘要

事件:北京時間11月7日,美國中期選舉各州結果陸續(xù)出爐,共和黨率先獲得參議院超過50個席位、民主黨率先獲得眾議院中218個席位,意味著美國中期選舉結果落定。我們的點評是:“分裂”國會出爐,財政擴張受限。

我們的觀點

一、“分裂”國會出爐。北京時間11月7日,美國中期選舉各州結果陸續(xù)出爐,共和黨率先獲得參議院超過50個席位、民主黨率先獲得眾議院中218個席位,這意味著兩院由此前同時被共和黨控制,變?yōu)楣埠忘h控制參議院且優(yōu)勢席位增加,而民主黨控制眾議院。這一結果符合市場預期。

二、參眾兩院的角色。國會是美國最高立法機構,采取兩院制,負責行使立法權,多數(shù)法案都可在兩院中提出,并需經(jīng)另一院審核。但與稅收、財政相關的法案必須由眾議院提出,再經(jīng)參議院審議。此外,參議院具有批準人事任命和國際條約的權力,眾議院則擁有提出彈劾總統(tǒng)的權力。

三、特朗普權力制約增加。由于眾議院將受民主黨掣肘,總統(tǒng)特朗普推進國內政策的能力或被削弱。此外,未來不排除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發(fā)起針對特朗普的彈劾,但參議院仍是共和黨控制,最終通過概率不大。

四、內政實施或受挫。兩黨的政策主張存在差異,眾議院被民主黨占據(jù)多數(shù)后,共和黨政策上,針對減稅永久化的方案或無法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基建計劃也可能因加重政府債務受阻,此外反對移民的政策實施難度也加大;民主黨主張上,將更多關注醫(yī)療保障、藥品限價等公平措施,在醫(yī)保、移民等問題上兩黨沖突或更加激烈。國會“分裂”或使美國內政推進受阻。

五、財政擴張受限,經(jīng)濟逐步見頂。當前美國財政稅收收入增速下降、赤字率或小幅上升,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未來可能加強財政約束,美國進一步擴大財政刺激將會受限,減稅效應面臨減退。美國經(jīng)濟增速明年或將逐步回落,意味著美債利率或將緩慢筑頂,美元大幅上行的風險可能有所下降。這也助于短期緩解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壓力。中期選舉結果逐漸明朗后,美元指數(shù)走低,而由于此次選舉結果與前期各機構預測結果一致,因此對市場的短期影響不大。

六、對外政策影響有限。總統(tǒng)在外交、外貿方面具有較大自主權,因此中期選舉結果對外交和貿易政策不會產(chǎn)生實質性影響。對于貿易政策,兩黨方向上存在一定共識,只是措施有別。中美貿易問題走向未來仍需觀察月底談判情況。目前來看,一方面,美國經(jīng)濟擴張放緩,會松動支撐貿易沖突升級的經(jīng)濟基礎,并且兩院爭執(zhí)也會分散政策精力,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內政受阻刺激特朗普對外政策推進會更加急切。

正文

1. 美中期選舉結果出爐

北京時間11月7日,美國中期選舉各州結果陸續(xù)出爐。共和黨率先獲得參議院超過50個席位、民主黨率先獲得眾議院中218個席位,意味著美國中期選舉結果落定。兩院由此前同時被共和黨控制,變?yōu)楣埠忘h控制參議院,且優(yōu)勢席位增加,而民主黨控制眾議院。這一結果符合市場預期。

美國中期選舉是在兩次總統(tǒng)選舉之間舉行的國會選舉。美國憲法規(guī)定,美國總統(tǒng)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國會選舉每兩年舉行一次,其中一次與總統(tǒng)選舉同時舉行,另一次在總統(tǒng)任期當中舉行,即“中期選舉”。

中期選舉包含三項內容:(1)美國眾議院全部的435名議員進行改選;(2)參議院的100名議員中的1/3進行改選,本次中期選舉,共和黨的51席中9席需改選,民主黨的49席中26席需改選;(3)州長選舉及地方各州、縣的立法和行政機構選舉。

2. 參眾兩院的角色

美國國會是其最高的立法機構,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二者共同行使立法權,互相配合與制衡。

參議院代表各州的平等參與權,席位由各州平均分配而與人口無關,每州均有兩位議員,任期6年,共有參議員100位。參議院單獨行使批準人事、條約的權力,并對外交政策有較大影響。參議院比眾議院名額少且任期較長,地位更高,較為獨立不易受公眾輿論的影響,對外交政策具有較大話語權。

眾議院則代表以人口為基礎的參與權,席位以人口為基準分配,任期2年,共有眾議員435位。眾議院單獨行使提起稅收財政相關法案、發(fā)起彈劾的權力,但都可由參議院審核駁回,對內政有更大影響。眾議院相比參議院更能直接反映民意,具有提起稅收相關法案的特權,議員可專注于某一領域,并形成各種委員會向國會提供建議。

簡言之,多數(shù)法案都可在兩院中提出,并需經(jīng)另一院審核。但與稅收、財政相關的法案必須由眾議院提出,再經(jīng)參議院審議;而參議院具有批準人事任命和國際條約的權力,眾議院則擁有提出彈劾總統(tǒng)的權力。

3. 特朗普權力制約增加

由于眾議院將受民主黨掣肘,總統(tǒng)特朗普推進國內政策的能力或被削弱。從歷史看,美國中期選舉后,總統(tǒng)失去國會控制權的情況其實比較普遍。1970年以來,除了1978年和2002年的中期選舉中總統(tǒng)所屬政黨控制參眾兩院以外,其余中期選舉結果均出現(xiàn)總統(tǒng)所屬政黨并非眾議院或者參議院的多數(shù)黨,大部分總統(tǒng)甚至都經(jīng)歷過執(zhí)政后期國會兩個議院都是對手政黨完全把控的情況,也就是成為了“跛腳總統(tǒng)”。

此外,未來不排除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發(fā)起針對特朗普的彈劾,但參議院仍是共和黨控制,最終通過概率不大。此前特朗普前私人律師邁克爾·科恩、前競選團隊經(jīng)理保羅·馬納福特接連認罪,如果特別檢察官穆勒的“通俄門”最終報告中顯示出特朗普確有相關不當行為,在民主黨控制眾議院的情況下,其被提起彈劾的風險將大大提升。但此次參議院仍由共和黨把持,而彈劾的最終審理權在參議院,故若無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特朗普最終被彈劾的可能性不大。

4. 內政實施或受挫

兩黨的政策主張存在差異。傳統(tǒng)而言,民主黨政策偏向自由主義,強調促進公平和減少貧富差距,贊成政府干預。而共和黨政策則偏向保守主義,奉行減少干預的自由市場機制。在此次選舉之前,共和黨曾提到的政策包括進一步減稅加碼,實施大規(guī)模基建,驅逐非法移民、甚至取消出生公民權等。

眾議院被民主黨占據(jù)多數(shù)后,國會“分裂”或使美國內政推進受阻:

(1)稅改2.0或將難產(chǎn)。針對個人和小企業(yè)的減稅政策永久化、儲蓄方案等措施或將因為兩黨之間的分歧和財政約束而無法通過。(2)基建刺激或難成型。特朗普競選時曾稱將投入超過1萬億美元改善美國的基礎設施,但出于對政府債務加重的考慮,民主黨控制下的眾議院可能加強財政約束,導致基建投資計劃難以完全落實。(3)醫(yī)保、移民等問題上兩黨沖突或更加激烈。特朗普當前的醫(yī)療、移民政策,與控制眾議院的民主黨醫(yī)療保障、支持移民等重視公平的主張沖突,因而后續(xù)也很可能遭到阻力。

5. 財政擴張受限,經(jīng)濟逐步見頂

當前結果情形下,民主黨控制眾議院,或將使得特朗普的減稅加碼等擴大財政刺激的措施受到限制,降低了美國經(jīng)濟加速上行甚至過熱的可能。18年美國實施減稅,導致稅收收入增速大幅降低,二季度聯(lián)邦稅收同比增速接近-6%。而根據(jù)美國白宮預算管理局的數(shù)據(jù),美國18年政府赤字率或將從17年的3.5%升至4.4%,并且19年仍可能擴大至4.7%,因此民主黨把持的眾議院,或將在財政方面對特朗普和共和黨施加較多的制約。

因此,美國經(jīng)濟增速明年或將逐步回落,這意味著美債利率或將緩慢筑頂,美元大幅上行的風險有所下降,這也助于短期緩解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壓力。中期選舉結果逐漸明朗后,美元指數(shù)走低,而由于此次選舉結果與前期各機構預測結果一致,因此對市場的短期沖擊不大。

6. 對外政策影響有限

美國總統(tǒng)在外交、外貿方面具有較大自主權,因此中期選舉結果對外交和貿易政策不會產(chǎn)生實質性影響。對于貿易政策,兩黨方向上存在一定共識,只是措施有別。中美貿易問題走向未來仍需觀察月底談判情況。

目前來看,一方面,減稅加碼和基建投資等國內政策的實施受到掣肘,將使得美國經(jīng)濟擴張放緩,會松動支撐貿易沖突升級的經(jīng)濟基礎,并且國會兩院的爭執(zhí)也會分散政策精力;但另一方面,內政受阻后,也不排除刺激特朗普對外政策推進會更加急切。

(編輯:朱姝琳)

智通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jīng)立場。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資訊,請點擊下載智通財經(jīng)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