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固收彬法”,作者為孫彬彬團隊。
摘要
一季度美國GDP和通脹的表現(xiàn)是反向的,GDP偏強,通脹偏弱,但如果細分結構,二者都是偏弱的,根本原因都是本輪周期內工資增長偏弱。工資增速偏弱制約了消費和通脹,長期來看美國經濟的方向是向下的,但從領先指標來看美國經濟短期并不會失速下滑。
年初以來美股和美債走出雙牛的趨勢。金融危機以來的幾次美聯(lián)儲寬松操作中,多次出現(xiàn)短暫的股債雙牛現(xiàn)象。前幾次股債背離后都是債向股收斂:短期的分母邏輯主導后,企業(yè)盈利恢復,分子邏輯占主導,風險情緒上升,從而導致債券向股票收斂。然而之前幾次均處于衰退右側的復蘇期,這次是衰退左側。股債雙牛很可能股向債收斂。
5月1日結束的美聯(lián)儲議息會議中,對經濟表述強化,對通脹表述弱化,經濟增長表述由(slow)上調為(solid),通脹表述由(remains near 2 percent)下調為(running below 2percent)。經濟和通脹真的背離嗎?美國經濟走強了嗎?通脹緣何下降?追蹤美國經濟的關鍵線索是什么?落腳到資本市場又將有怎樣的表現(xiàn)?在本篇報告中我們將逐一分析。
美國經濟的現(xiàn)狀如何?
1.美國一季度GDP超預期上漲,但結構較差
美國一季度GDP大超機構預測,GDP增速為3.2%。
GDP增速也存在很多“水分”,結構較差:
(1)私人存貨、政府消費支出和投資以及商品和服務凈出口三項貢獻了主要增長;
(2)私人存貨很少出現(xiàn)連續(xù)三個季度的環(huán)比增長,本季度私人存貨的超預期增長是機構預測失敗的主要原因。
(3)政府消費支出和投資主要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拉動較低,商品和服務凈出口上升主要源于進口下降;
分地區(qū)看,對中國進出口和對其他國家進出口出現(xiàn)了分化:2018年5月對中國出口迅速下降,2018年12月開始對中國出口回升;對中國進口在2019年1季度持續(xù)下降,說明中國企業(yè)貿易戰(zhàn)搶出口現(xiàn)象逐漸消失。對中國的進出口和對其他國家進出口的分化表明:美國一季度凈出口上升主要還是因為貿易戰(zhàn)緩和的因素。
凈出口一直不是美國經濟的拉動因素,凈出口長期大幅增加一般對應美國經濟衰退期,內需較差,而美國經濟較好的時候凈出口是下降。因而這次貿易戰(zhàn)緩和導致的凈出口增加的持續(xù)性不強。
(4)美國國內私人需求(私人投資+私人消費)拉動較低,從2018年2季度開始持續(xù)下滑,2018年2季度私人需求增速是4.26%,至2019年1季度私人需求增速降至1.25%;
私人需求是美國GDP中最核心的部分,長期以來美國私人需求的環(huán)比折年率增速和總體GDP環(huán)比折年率是一致的。一季度美國GDP整體增速和私人需求增速的背離只是短期擾動。
2. 金融危機以來通脹持續(xù)未超過2%目標
從價格方面看,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通脹持續(xù)不足:美聯(lián)儲的通脹釘住指標是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shù)),目標是2%,且強調該目標是雙向的;然而核心PCE在金融危機后一直并未超過2%目標。
總結來看,
(1)一季度美國GDP超預期,結構較差;(2)私人存貨很少出現(xiàn)連續(xù)三個季度的環(huán)比增長,本季度私人存貨的超預期增長是機構預測失敗的主要原因;(3)貿易戰(zhàn)緩和導致凈出口上升,持續(xù)性較差;(4)核心的私人需求持續(xù)下降;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通脹持續(xù)不足,核心PCE在金融危機后一直并未超過2%目標。
美國經濟的核心線索是什么?
美國經濟的核心線索是什么?私人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通脹為何不足?
從支出法GDP看,私人需求是美國GDP的核心個人消費占比63%,固定資產投資占比16%;進一步看私人消費基本領先或同步于私人投資;消費是美國經濟的核心動能。
消費主要是由個人收入決定的,本輪美國經濟的特點就是工資周期偏弱。
在經濟擴張周期末尾,一般伴隨著失業(yè)率降低和工資收入的上升,這是周期性的因素;然而在周期性因素之外,本輪擴張周期的特征是工資增長偏弱:失業(yè)率創(chuàng)新低,然而工資增速遠遠不及前幾輪擴張。我們用失業(yè)率作為路標衡量工資增長,當前工資增速在3%左右,前幾輪在相似失業(yè)率情形下,工資增速超過4.5%,在相同周期位置下本輪工資上升是偏弱的。
工資收入的下降降低了消費的內生動力,同時也降低了工資-通脹壓力。
分析通脹時,應該關注美國工資變化,尤其是工資和生產率的相對變化:
美國工資增速有所上升,但工資增速仍然和生產率增速相匹配,工資同比增長-生產率同比增長反而有所下行,再通脹動能小。
總結來看,美國經濟的核心是消費,而本輪工資增長偏弱降低了消費的內生動力;工資增速和生產率增速相匹配,工資同比增長-生產率同比增長反而有所下行,再通脹動能小。
工資增速偏弱的原因是什么?為何并沒有和失業(yè)率周期相匹配?
我們認為主要是結構性因素:(1)勞動報酬占總產值比重持續(xù)下滑。這既與中國廉價勞動力加入全球產業(yè)鏈有關,也受到自動化生產取代工人的影響;(2)美國實際最低工資在過去數(shù)十年的一路下滑,還與美國工人的薪資談判能力下滑有關。
表面上一季度美國GDP和通脹的表現(xiàn)是反向的,GDP偏強,通脹偏弱,但是如果細分結構,二者都是偏弱的,根本原因都是本輪周期內工資增長偏弱。而工資增長慢主要是結構性因素導致的,美國經濟關鍵的跟蹤指標是工資。
未來怎么看?
工資增速偏弱制約了消費和通脹,長期來看美國經濟的方向是向下的。但從領先指標來看美國經濟短期并不會失速下滑。
我們還是將美國GDP分為兩部分,(1)消費和投資的私人需求;(2)凈出口、存貨和政府投資等其他部分,私人需求消費和投資連續(xù)三個季度下滑,從領先指標看這一部分仍有韌性;其他部分在1季度超預期上升,持續(xù)性不強。在2季度之后其他部分會回落,GDP整體重回緩慢下行通道。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一般領先于個人消費1個季度左右,2019年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大幅下降,但隨后有所上升。投資方面,我們可以看金融條件指數(shù),由于美聯(lián)儲轉向,近期金融條件明顯轉為寬松,這給投資帶來韌性。
股債誰向誰收斂?
總體來看,工資增長乏力,美國經濟的傳統(tǒng)消費動能不足,并且導致再通脹動能不足。但是從短期的領先指標看美國還并沒有進入衰退區(qū)間,經濟增速緩慢下降。
在這個背景下,年初以來美股和美債走出雙牛的趨勢。其內在邏輯是經濟短期穩(wěn)住,美股盈利端并沒有下降,貨幣政策寬松,分母端下降。分母端邏輯占主導。
金融危機以來其實多次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由于在股指低點美聯(lián)儲放松,隨后由于相似邏輯:盈利短期變化不大,分母邏輯主要驅動,出現(xiàn)股債雙牛,金融危機以來的幾次美聯(lián)儲寬松操作中,多次出現(xiàn)短暫的股債雙?,F(xiàn)象。
進一步看,之前幾次股債背離后都是債向股收斂。
這是因為短期的分母邏輯后,企業(yè)盈利恢復,分子邏輯占主導,風險情緒上升,從而導致債券向股票收斂。
這次歷史會不會重演呢?
我們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分析:
(1)從結構上看,工資增長乏力,美國經濟的傳統(tǒng)消費動能不足,再通脹動能不足。短期內基本面穩(wěn)住,但是不改變長期下降趨勢。
(2)從周期上看,2008年之后的幾次股債雙牛,和這次存在左側和右側的區(qū)別:之前幾次是衰退右側的復蘇期,而這次是衰退左側。股債雙牛很可能股向債收斂。
小結
(1)一季度美國GDP和通脹的表現(xiàn)是反向的,GDP偏強,通脹偏弱,但是如果細分結構,二者都是偏弱的,根本原因都是本輪周期內工資增長偏弱。
(2)工資增速偏弱制約了消費和通脹,長期來看美國經濟的方向是下降的。但從領先指標來看美國經濟短期并不會失速下滑。
(3)將美國GDP分為兩部分,(1)消費和投資的私人需求;(2)凈出口、存貨和政府投資等其他部分,私人需求消費和投資連續(xù)三個季度下滑,從領先指標看這一部分仍有韌性;其他部分在1季度超預期上升,持續(xù)性不強。在2季度之后其他部分的超預期上升會下降,GDP整體重回緩慢下行通道。
(4)經濟短期穩(wěn)住,美股分子端盈利并沒有下降,貨幣政策寬松,分母端下降。年初以來美股和美債走出雙牛的趨勢。金融危機以來的幾次美聯(lián)儲寬松操作中,多次出現(xiàn)短暫的股債雙?,F(xiàn)象。前幾次股債背離后都是債向股收斂:短期的分母邏輯主導后,企業(yè)盈利恢復,分子邏輯占主導,風險情緒上升,從而導致債券向股票收斂。然而之前幾次均處于衰退右側的復蘇期,這次是衰退左側。股債雙牛很可能股向債收斂。
風險提示
美聯(lián)儲超預期加息,美國經濟超預期企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