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雪球網(wǎng),作者為“流水白菜”。文中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jīng)觀點。
投資來說,無非是簡單幾個步驟:
1、確認公司價值。
2、決定買入價格。
3、決定配置比例。
一般來說,我們在雪球上,只會交流第一個層面,也就是公司的價值。但這篇文章我想談下面兩個方面。
(一)什么價格買?這是個問題
08年,我認為股市會有幾年在2000點以下運行,所以08年初離場后就在等1500點以下。很遺憾,股市在1600多點后止跌,再也沒回到1500點以下,我完整的錯過了09年的大反彈。這之后幾年,股市幾度跌破2000點。所以,從估值層面上來說,我08年的判斷也是對的。但市場的運行,和我開了一個玩笑。
16年底,決定全倉股市,因為過去的教訓,認為3100點點位不高,可以全倉買,結(jié)果買入后半年不漲,半年翻倍。但這個邏輯在17年底變得不好用,目前浮虧百分20。
同一個邏輯,不同的結(jié)果。
拋開指數(shù)討論個股。每個人的策略也不同。17年底,中國平安1EV,但歷史估值低位是0.8EV,如果想買到最低點,那么,就會眼睜睜看到平安翻倍。反之,這種策略17年底買新華H,今年就被一輪暴跌。
同一個邏輯,不同的結(jié)果。
如果再回到2008年,那么,如果我的答案是2000點堅決買入滿倉,那么,2017年年底,3200多點的情況下,我還是堅決買入滿倉。
不同的答案,同一個邏輯。
(二)什么價格買入才是合適的?
我們總是想逃頂和抄底,但事實是我們的兩難往往是,套牢和踏空更接近于事實的真相。我的思路是,簡單的全倉或者空倉,所以賺的時候很開心,虧的時候很無奈;空倉等跌的時候很開心,踏空的時候很無奈。
什么樣的估值買才是合適的?每一次市場都不同。
我們也許會面對不同的答案,但要堅持同一個邏輯。
這個邏輯的背后,是懂得分離決策與結(jié)果。總是做大概率的事情。
買之前做好賺錢或者浮虧的準備就行了;買之前確認長期會賺錢就可以了。
什么時候買,我想,我永遠堅持的是:相對低位的時候買。而不是抄底,(當然,每個人的方式不同)更不是大多人的“逃底”。
(三)股債配置永不過時
如果是理財,那么,股債配置永不過時。
我們的第一目標是保本,是無論出現(xiàn)什么情況,日子都能開開心心的過。
什么樣的股債配置是合適的。又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
有些人有幾套房而且沒有房貸,那么,股債配置百分100也沒有問題。有些人的理財目標就是百分6-8左右,那么,股票配置可以很低。保險公司的長期投資假設(shè)是5,所以保險公司二級市場上的股票常年低于10。
(編輯: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