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車新勢力 “三強” 聚美股,誰能成為下一個特斯拉(TSLA.US)?

作者: DeepTech深科技 2020-08-28 15:23:06
2020 年是造車新勢力沖刺資本市場最適宜的窗口。

本文來自微信號“DeepTech深科技”,作者:都保杰。

2020年是造車新勢力沖刺資本市場最適宜的窗口。

小鵬汽車(XPEV.US)于 8 月 27 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此次上市發(fā)行價為 15 美元,首日收漲超 41%,最新市值約 149.6 億美元。至此,小鵬汽車成為繼蔚來(NIO.US)、理想(LI.US)之后,第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中國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 “三強” 力量終于會師美股。

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在上市現(xiàn)場表示:“目前的估值都是浮云。電動車賽道才剛起步,現(xiàn)在領先一小步沒有足夠的價值,重要的是如何在十年以上的長線獲得成功?!?/p>

圖 | 小鵬汽車市值波動

今年以來,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TSLA.US)的股價累計漲幅約 370%,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汽車企業(yè),市值突破 4000 億美元大關,約等于 2 個豐田(TM.US)、9 個通用汽車(GM.US)、14 個福特(F.US),而特斯拉的銷量只是這些傳統(tǒng)汽車巨頭的九牛一毛,這一反差,凸顯出資本市場對電動汽車企業(yè)根本性的態(tài)度轉變。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自中國的造車新勢力 “蔚來” 和“理想”近期的股價漲幅都非常樂觀。

小鵬雖然是后發(fā)上市,但產品方面同時兼有 SUV 和運動轎車產品,占據(jù)著一定獨特市場優(yōu)勢,且背后有阿里、高瓴、紅杉、小米、IDG、晨興資本、卡塔爾投資局等一眾明星資方助推,勢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特斯拉用了 17 年時間從死亡邊緣掙扎到行業(yè)之巔,作為一個階段性的事件,短短五六年時間就從零干到上市的特斯拉中國學徒們,會成為新的顛覆者么?接下來又將面臨怎樣的中場戰(zhàn)事?

有待起色的小鵬

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明星企業(yè),小鵬此次上市前把原計劃 11 到 13 美元的發(fā)行價提升到 15 美元,發(fā)行量也從 8500 萬股上調至 9970 萬股,融資規(guī)模達 14.96 億美元,四個現(xiàn)有股東阿里巴巴、Coatue、卡塔爾投資局和小米或其關聯(lián)公司表示,有興趣分別購買最多 2 億美元、1 億美元、5000 萬美元和 5000 萬美元的股票打底。

與蔚來、理想一樣,小鵬的產品定位也是對中國乘用車的中高端市場發(fā)起沖擊,價格在 15 萬至 30 萬元左右。根據(jù) IHS Markit 報告,中高端市場在 2019 年占中國乘用車市場的 30.6%,其電動汽車普及率也高于其他價格段,這也是為什么造車新勢力多從這個價格檔位切入市場的原因。

招股書披露,小鵬于 2018 年 11 月開始生產 G3(SUV),截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共向客戶交付了 18741 輛 G3;運動轎車 P7 于 2020 年 5 月開始交付,截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共交付了 1966 輛。此外,公司還計劃在 2021 年推出第三款智能電動轎車,以進一步擴展產品組合和客戶群。

作為對比參照,蔚來汽車在 2020 年第二季度的交付量為 10331 輛,包括 8068 輛 ES6 和 2263 輛 ES8,截至今年 7 月底,ES8 和 ES6 的累計交付總量達到 49615 輛;而 2020 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共交付了 6604 輛,其主打車型理想 ONE 從 2019 年 11 月開始量產,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已交付 10400 輛車;綜合來看,小鵬在交付量和交付節(jié)奏方面處于兩者之間的水平。

讓人驚嘆的還是特斯拉,僅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就有 9.065 萬輛,其中約有 3.1 萬輛來自中國市場,占其總銷量的 34.2%,特斯拉的市場地位仍讓這些造車新勢力望塵莫及,而被視為特斯拉 Model 3 市場競標對手的小鵬 P7,顏值和性能均有一戰(zhàn)之力,只不過目前市場地位尚未起色,雖然小鵬方面稱,P7 的訂單數(shù)量其實已經超過 15000 輛,但實際銷量后勁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小鵬汽車有 147 個線下門店和服務中心,覆蓋了中國 52 個主要城市,實體銷售和服務網絡基本鋪開。在生產方面,其采取的路線也是雙管齊下,一方面通過與海馬汽車鄭州工廠合作生產 G3 車型,另一方面是在廣東省肇慶市建立自己的工廠基地,2020 年 5 月開始生產 P7,也將用于未來的新車型生產,海馬工廠和肇慶工廠年產能分別能達到 15 萬輛和 10 萬輛水平。

小鵬汽車在 2019 年的凈虧損達 36.92 億元,2020 年上半年虧損約 7.96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19.18 億元大幅收窄,營業(yè)費用主要集中在研發(fā)和銷售、管理等支出,研發(fā)費用分別占 2019 年和 2020 年上半年總收入的 89.2%和 62.9%。報告期內,最大的研發(fā)投入發(fā)生在 2019 年,高達 20.7 億元。2020 年上半年小鵬的研發(fā)投入約為 6.31 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在銷售、管理等方面的費用也飆升至 7.99 億元,一度超過研發(fā)投入。

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總營收為 60.36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422.71 億元),非 GAAP 凈利潤為 4.51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31.61 億元),這已是特斯拉連續(xù)四個季度實現(xiàn)盈利。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代表,小鵬之外,蔚來汽車 2020 年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 37.189 億元,同比增長 146.5%,凈虧損雖然同比收窄了 63.6%,但仍高達 12.078 億元,理想汽車第二季度的凈虧損為 7520 萬元(約合 1060 萬美元),造車新勢力們扭虧為盈依然任務艱巨。

沖擊高端品牌仍需質量過硬

人們提起造車新勢力,包括造車新勢力本身,都喜歡用市場先行者特斯拉作為市場參照對標,一如很多國產手機友商喜歡與蘋果做對比類似。

但與特斯拉不同的是,如今的造車新勢力們面對的市場戰(zhàn)局更加錯綜復雜。盡管從技術指標、宣傳力度、本土化運營能力等方面相比,可能并不比特斯拉差,但是想要從國產車印象中走出高端精英品牌,五六年的時間考驗仍然欠缺說服力,這并不是品牌調性有多高,把概念故事講多好就能搞定的事情。

汽車不同于其他電子消費產品,除了設計好看之外,很多智能交互概念、自動駕駛、內飾裝配等都是錦上添花的事,而所有這些前衛(wèi)或者花哨的功能,可能因為幾次車輛事故就會大打折扣,影響消費信心。

短短兩三年時間乃至數(shù)月之內,造車新勢力幾乎都被頻頻曝光過多種多樣的事故,例如高溫自燃、高速故障、車輛斷軸 ······· 等等問題,盡管所有的企業(yè)官方都在最短時間內解釋說這跟產品質量無關,也緊急采取措施或是補償避免負面事態(tài)擴大,但根本問題仍需要正視。

除了高收入階層有充足的資金,去頻繁嘗鮮買車、換車、玩車,更多的家庭買一輛車可能要使用 5~10 年時間,而從技術概念出發(fā)去打造車,和從車出發(fā)去運用技術概念還是有本質差異的,講述再多新潮技術概念的前提,仍是扎實造好一輛車。

造車新勢力的品牌,并不是單單靠砸錢燒錢就能塑造起來的,最好的品牌印象仍需靠長期的質量考驗和用戶體驗來說話。傳統(tǒng)巨頭車企運營數(shù)十年造不好新能源汽車么?欠缺什么核心技術么?大方面并不是,除了考慮整車上下游萬千企業(yè)的關聯(lián)利益之外,很大程度上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趨于謹慎,更為保守穩(wěn)當一些。

新勢力之外的“勢力”

造車新勢力的下一步,面臨的是來自本土品牌的市場圍攻,以及老牌車企高端轉型的生存擠壓。

在互聯(lián)網概念中,一個風口的起伏通常會談論其優(yōu)勝劣汰,頭部品牌效應。例如蔚來、理想、小鵬在第一梯隊,未來有可能會占據(jù)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多數(shù)份額,但事實會是這樣么?可能要打個問號。

據(jù)第三方平臺統(tǒng)計,所有汽車品牌目前市面在售的新能源車型超過 1000 款,高中低端價格幾乎全線覆蓋,車型也是五花八門,市場呈現(xiàn)更多的是遍地開花,群雄割據(jù)的狀態(tài)。

而且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2020 年 7 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中,除特斯拉穩(wěn)居第一之外,售價不菲的造車新勢力品牌(例如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在宣傳上也沒少下功夫,但是從市場情況來看,中低端和大廠具備性價比的新能源車,明顯更受消費者青睞,例如五菱的宏光 MINI EV 單月銷量 7348 輛,廣汽新能源的 Aion S 位列第三,來自比亞迪的秦、宋、元、唐等車型綜合銷量也不差。

這種反差可能會被反駁說,高舉高打的造車新勢力跟這些土里土氣的中低端品牌沒有什么可比性,新勢力的產品服務也更有格調和特色,但市場并不會因為高舉高打一個全新品牌,塑造一個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就買單。新能源是整個汽車行業(yè)的趨勢,無論是新興品牌還是傳統(tǒng)車企,產品銷量和普及程度始終是實質影響一個車企長期發(fā)展的命脈指標。

而且真正有實力高舉高打的品牌車企,現(xiàn)在還沒開始認真發(fā)力,只是小小試水而已。例如奔馳推出的純電 SUV 車型 EQC350,寶馬 5 系的插電式混動車型,奧迪 e-tronSUV 等等,在品牌高度或者豪華車型層面 PK,這些傳統(tǒng)車企的后發(fā)力量非常雄厚,起點也非常高,在三十萬同等價位或者更高價位去擠壓造車新勢力的市場份額是大概率事件,從中國本土跑出下一個特斯拉越來越難了。

蔚來、理想、小鵬先后上市,在幕后雄厚的資本助推下算是成為了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企業(yè),但從新能源汽車的趨勢來說,無所謂什么新勢力還是舊勢力,產品暢銷才是硬實力,上市只是這些造車新勢力擴大資金渠道的一個起點,真正的市場考驗和碰撞才剛剛開始。(編輯:mz)

智通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資訊,請點擊下載智通財經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